‘su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uju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ñāya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sāmīcippaṭipanno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yadidaṃ cattāri purisayugāni aṭṭha purisapuggalā esa bhagavato sāvakasaṅgho, āhuneyyo pāhuneyyo dakkhiṇeyyo añjalikaraṇīyo anuttaraṃ puññakkhettaṃ lokassā’ ti.

  • 跋葛瓦的弟子僧团是善行道者,跋葛瓦的弟子僧团是正直行道者,跋葛瓦的弟子僧团是如理行道者,跋葛瓦的弟子僧团是正当行道者。也即是四双八士,此乃跋葛瓦的弟子僧团,应受供养,应受供奉,应受布施,应受合掌,是世间无上的福田。” 

——《受戒持戒与护僧须知》第二章 第3节

Saṅgha)”──意思是众或团体,在此是指僧伽或僧团。

僧可分为

  • 胜义僧paramattha-saṅgha

  • 通俗僧sammuti-saṅgha

胜义僧是指已经证得入流道、入流果等圣者的整个团体。依照这个意思来说,本来应该也包括在家圣者的,但实际上一般只用来指整个比库圣僧团。这整体的圣僧团,正是佛教徒所皈依的对象,也就是三宝中的僧宝。他们是无上福田——最上值得人天礼敬、供奉者。

通俗僧是指在世间通俗的用法上,四位或四位以上的比库僧团,即使他们仍然是凡夫,由于他们象征佛教的传承与弘扬者,所以在通俗意义上把他们称为僧团。

因此,在此的僧是指所有已经证得四圣道、四圣果的整个圣者团体,也就是所谓的四双八辈─已经证得四道与四果的四对圣者,即:入流道、入流果;一来道、一来果;不来道、不来果;阿拉汉道和阿拉汉果

  • 入流者sotāpanna):入流者是指已进入圣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在入流道断除了有身见、戒禁取和疑三种结。在入流道也断除了一切足以导致投生地狱、饿鬼、畜生、阿苏罗四恶趣的贪、瞋、痴,所以入流圣者不可能再堕入四恶趣。入流圣者已经临近无始生死轮回的终点,他们未来世将只投生在人界和天界两种善趣之中,即使非常地放逸,将不会受生超过七次的生命体(bhava,有),必定能到达苦的尽头〔究竟苦边〕,趣无余依涅槃,绝不会再有第八次受生。

  • 一来者sakadāgāmī):一来者意为再回来此世间结生一次。在一来道使贪、瞋、痴薄弱。一来圣者最多只会再回来此欲界世间受生一次,即终止生死轮回而般涅槃。

  • 不来者anāgāmī):不来者意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在不来道断尽了欲贪与瞋恨。不来圣者由于已经断了欲贪,所以不会再投生到我们所处的欲界。不来圣者今生若无法证得阿拉汉果,死后只会投生到色界或无色界梵天,并在那里般涅槃。

  • 阿拉汉arahant):阿拉汉意为远离烦恼、断尽烦恼。在阿拉汉道断了慢、色贪、无色贪、掉举和无明五种结。阿拉汉圣者断尽了所有烦恼,所应做的都已成办,是最后的一生,不再受生死轮回,是人、天世间的最上礼敬、应施者。

文 章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