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罪

性罪:由不善心而做的行为,本质为不善,或社会认为不道德。前5戒。

制罪:为帮助修行,或使人们生起信心,由佛陀制定的戒,世俗认为不会构成罪过。后5戒

2.文辞解释

“我受持离学处”,“离”:远离不善,与善心相应;

“学”,学习、训练;“处”,足,处所;

“我受持”,为了不违犯的目的,我保持不破损、不破洞、无斑点等。 “破损”,破第一条或最后一条戒; “破洞”,破中间的一条戒; “斑点”,连续破了两三条戒。

3.持守五戒的功德

“诸居士,具戒的持戒者有这五种利益。是哪五种呢?在此,诸居士,具戒的持戒者因不放逸得大财聚 这是具戒持戒者的第一种利益。

再者,诸居士,具戒的持戒者得扬善名,这是具戒持戒者的第二种利益。

再者,诸居士,具戒的持戒者当前往刹帝利众、婆罗门众、居士众、沙门 众时得无畏、不羞愧,这是具戒持戒者的第三种利益。

再者,诸居士,具戒的持戒者临命终时不昏昧,这是具戒持戒者的第四种利益。

再者,诸居士,具戒的持戒者身坏死后得生善趣、天界,这是具戒持戒者的第五种利益。诸居士,具戒的持戒者有这五种利益。

—— Vin.i, pp.227-8(pg. 3.0322); D.ii, p.88(pg. 2.0073); A.iii, p.251.(pg. 2.0221-2)

文 章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