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文本中的关键词解释

1. “非时(vikāla)”

从明相〔黎明〕出现到日正当中的正午时刻,这段时间是诸佛等圣者通常习惯上用餐的时间;从此以外的时间──从日正当中的正午时刻直到隔天明相出现的这段时间,称为“非时”。

2. “食(bhojana)”

在此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食物,从消除饥渴、祛除疾病的角度来说,有时也称为药(bhesajja)。由于比库不能贮存食物,所以戒律上把“可食之物”分成四类:时限药、夜分药、七日药和终生药。另一种是指进食。“食物”在此特指“时限药(yāvakālikavatthu)”,也就是主食(啖食、软食)和副食(嚼食、硬食)。

3. “非时食(vikālabhojana)”

是指超过中午而食;超过该所允许的时间而食,因此称为非时食。从那非时而食。从义理上,“非时食”是指以想要吃的心,运用身体,采取在不适宜的时间吃主食和副食的行动。

文 章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