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藏记载关于净人的内容

选自《受戒持戒与护僧须知》觅寂尊者 著 第五章 第11节

律藏·经分别》舍心堕第23药学处(Bhesajjasikkhāpadaṃ)和《律藏·大品·药篇》都有记载这个故事:

那时,具寿毕陵德瓦赤Pilindavaccha,毕陵伽婆蹉)在王舍城附近清理山坡想做山洞住处。当时,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Rāja Māgadha Seniya Bimbisāra)来到具寿毕陵德瓦赤那里。到了之后,礼敬具寿毕陵德瓦赤,然后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对具寿毕陵德瓦赤如此说:“尊者,长老在做什么?”

毕陵德瓦赤尊者回答说:“大王,在清理山坡想做山洞住处。”

宾比萨勒王问说:“尊者,圣尊需要僧园居士吗?”

毕陵德瓦赤尊者回答说:“大王,世尊没有允许僧园居士。”

宾比萨勒王说:“尊者,请在询问世尊此事之后告知我。”

毕陵德瓦赤尊者回答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说:“是的,大王。”

当时,具寿毕陵德瓦赤向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开示佛法,劝导、鼓励,使令欢喜。当时,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由于具寿毕陵德瓦赤的开示佛法,劝导、鼓励,使令欢喜后,从座而起,敬礼、右绕具寿毕陵德瓦赤后离去。

当时,具寿毕陵德瓦赤遣使者到世尊那里,询问说:“尊者,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想供养僧园居士。尊者,我们应该怎么做?”

当时,世尊在此因缘,在此机会说法,告诉比库们说:“诸比库,我允许僧园居士。”

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再次来到具寿毕陵德瓦赤那里。到了之后,礼敬具寿毕陵德瓦赤,然后坐在一边。坐在一边的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问具寿毕陵德瓦赤如此说:“尊者,世尊允许僧园居士吗?”

毕陵德瓦赤尊者回答说:“是的,大王。”

宾比萨勒王说:“那么,尊者,我供养僧园居士给圣尊。”

当时,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忘记了答应供养僧园居士给具寿毕陵德瓦赤一事,经过很久之后想起此事,就问一名事务大臣说:“爱卿,我曾答应供养僧园居士给圣尊,你已经供养僧园居士了吗?”

事务大臣回答说:“大王,还没有给圣尊僧园居士。”

宾比萨勒王问说:“爱卿,从答应至今已经过了多久?”

当时,该大臣算了天数后报告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说:“大王,已经过五百天了。”

宾比萨勒王说:“爱卿,那就供养五百个僧园居士给圣尊吧!”

事务大臣回答说:“是的,大王。”

该大臣回应马葛特国些尼雅宾比萨勒王后,供养五百个僧园居士给具寿毕陵德瓦赤,个别成为一村,名为僧园居士村,也称为毕陵德村Vin.iii, pp.248-9(pg. 1.0360-1); Vin.i, pp.206-8.(pg. 3.0299-301)。

故事中的“僧园居士ārāmika)”即是净人,这是佛陀时代有净人的证明。

《律藏˙经分别》舍心堕第10王学处(Rājasikkhāpadaṃ)

“若王、王臣、婆罗门或居士派使者指定为比库送衣资:‘请你以此衣资交换衣后,送衣给某某比库披着。’假如该使者前往那名比库那里后如此说:‘尊者,这是指定为具寿带来的衣资,请具寿接受衣资。’该比库应对那名使者如此说:‘贤友,我们不能接受衣资,我们在适时接受许可的衣。’如果该使者对那名比库如此说:‘具寿有服务者 吗?’诸比库,需要衣的比库可以指出僧园居士或近事男为服务者:‘贤友,这名就是比库们的 服务者。’如果该使者交代那名服务者后,前往那名比库那里如此说:‘尊者,具寿所指出的服务者我已经交代他了,请具寿在适时前往,他将送衣给您披着。’诸比库,需要衣的比库前往服务者那里后,可以催促、提醒两、三次:‘贤友,我需要衣’

如果在两、三次催促、提醒时获得该衣,这实在很好。假如没有获得,可以四次、五次,最多六次为该(目的)而静默地站着。假如在四次、五次,最多六次为该(目的)静默地站着时获得该衣,这实在很好。(假如没有获得,)超过此(规定)做更多努力而获得该衣者,舍心堕。

如果没有获得,必须自己去或派遣使者到为他送来衣资者那里(说):‘具寿们,你们曾指定为比库所送去的衣资,该比库并没有从其(衣资)得到任何利益。具寿们,努力(要回)自己的(财物),不要失去你们自己的!’这在此是如法的。”

Vin.iii, pp.221-2.(pg. 1.0325-6)

戒文中的“服务者veyyāvaccakara)”,律注指出意思为净人kappiyakāraka)。

佛陀对比库们说:

“诸比库,若人们有信心、净信,他们将金钱放在净人的手中:‘请以此给与圣尊所许可的(物品)。’诸比库,我允许你们接受由此(所得)许可的(物品)。然而,诸比库,我不说(你们)能以任何方式接受、寻求金银。”

Vin.i, pp.245.(pg. 3.0342)

律文中的“净人kappiyakāraka)”,即明确地证明佛陀允许使用净人。

文 章 目 录